服務宗旨

        瀚儒中醫為了服務廣大民眾,提供更好的治療方式,結合日本漢方中醫根本醫學,                 落實更強大的治理醫術,造就台灣首位中醫漢方健康管理研究醫理中心,             不同於一般的中醫門診,讓患者體驗 更深邃的完善療程服務。


最新消息

2022.08.04財訊雙週刊人物專訪

中醫師劉潭妹解析足浴及肚臍周圍針炙用途

後疫情時代善用漢方保養

        後疫情時代,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保護自己免受病毒威脅。瀚儒中醫診所中醫師劉潭妹研究指出,適時運用足浴藥療,以及在肚臍周圍扎針,再以水萃湯藥調理,可以幫助強化免疫力。

        人體臍帶周圍有四個重要穴位,分別臍上一寸的「水分穴」,為任脈重要穴位,可通調水道、理氣止痛;臍旁二寸的「天樞穴」,主治腸胃炎、經帶諸病;肚臍正中的「神闕穴」,是全身經絡氣血的樞紐,可貫注五臟六腑,直達四肢百骸;臍下三寸的「關元穴」,是氣停駐之處,主治生殖、泌尿、內分泌系統等疾病。

        劉潭妹中醫師表示,足浴前十五分鐘浸泡礦浴,後十五分鐘浸泡水萃精華,三十分鐘足浴完成後,可以穩定身心平和氣脈,再進入診間把脈,此時病象的表徵體現出來,醫師就可以根據脈象判斷病情,之後再進行針療。

        一般「針灸」包含針療與灸療,劉潭妹中醫師強調,她的針沒有灸(艾草),而是使用精油做熱導。她說明,臍帶是人體製造DNA的地方,人體出生後臍帶就乾掉,在臍帶周圍下針,透過穴位調理療法,,可以活絡細胞血液,促進細胞再生修復。「中醫上的增強免疫力,和陰陽和合有關,身體是交互作用的,只要讓寒熱交互取得平衡,就可強化自體免疫力。」

        劉潭妹中醫師強調,足浴與針灸穴位療法,加上本草綱目藥方的水萃湯藥調理,是瀚儒中醫診所的特點,透過這些調理療法,可以協助需要長期吃藥的慢性病患者。

© 2022 瀚儒中醫診所, 版權所有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
我們使用了 cookies 來確保我們網站的運作正常與安全性,並為您提供最佳的使用體驗。

進階設定

您可以在此自訂您的 cookie 偏好。啟用或關閉以下這些類別,並儲存您的選擇。

必要 cookies 對於網站與註冊過程的安全性和正確運作都至關重要。
功能性 cookies 會儲存並啟用您在網站上的 cookie 偏好。
效能性 cookies 能夠幫助觀察網站的表現狀況。
行銷性 cookies 能夠讓我們衡量與分析網站的成效。